继去年情人节滴滴与快的“在一起”后,今年8月1日滴滴再次宣布重磅消息:滴滴出行正式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滴滴和优步合并,毫无疑问占据了市场垄断地位,掌握了定价权,对普通用户来说,打车的成本或会上升;对司机来说,赚的钱会越来越少。那么,两大巨头合并,真正惠民的低价出行是否还会持续?民众又是否会选择其他低价出行的方式呢?
据媒体报道,从6月底开始滴滴在不同城市已经开展价格调整,在北京对司机补贴就少了36%,其他城市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价格调整。与此同时,滴滴对乘客开始普遍涨幅约三分之一。所以,民众的担忧并不是不无道理,从滴滴的市场动作便可见端倪。
很多人都记得当初滴滴和快的烧钱竞争,北京出租车14块起步价只要付1块钱,而且还可以网上约私家车,随后两家合并,优步出现,以更强更大的补贴力度与滴滴竞争。虽然进入中国的两年来,优步创新品牌理念、坚决而本土化的营销、快速迭代产品技术,但仍亏损超20亿美元,这或许也是与滴滴合并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从几家行业巨头接二连三的竞争关系中可以看出,竞争关系的存在让普通群众获得了具体的优惠,而唯一能与滴滴相抗衡的优步被合并,竞争关系弱化,相对的行业垄断形成,O2O开始往B2O转化,那么以后乘客和司机还能像以往一样获得切实的方便和优惠,网约车和专车服务还能继续得到提升,就不得不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其实,乘客的忠诚度与补贴优惠高度挂钩。一位乘客表示并不会钟情于某个平台,“完全是看补贴,滴滴补贴高就打滴滴,优步优惠多就打优步,遇到特殊情况,滴滴和优步价格都特别高的时候,就打出租车。”所以,对于越来越被平台企业忽视的大众而言,无论是两大打车品牌的强强联合还是滴滴一家独大,大家最关心的无非还是落实到自身的打车优惠。如果为了赢得市场而逐渐失去用户的信任和支持,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
只是市场瞬息万变,用户的选择才是永恒的风向标。在滴滴与优步合并,价格或上调之后,具有省钱、环保独特魅力的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也许会借机迎来一个崭新的互联网发展风口。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车企的积极推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7万辆,同比增长131.3%,销售量为3.5万辆,同比增长128.0%。在继4月份产销量同步超过3万辆后,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上升态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行业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车企对该新兴产业的热情也逐渐高涨。
首先,对于用户而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具有更便捷、更经济的特点,因而变成了真正的便利服务。它的计费方式更加灵活,用户不用顾虑“按天计费”的捆绑式营销;还可以通过手机获取最近的租赁站点,凭借身份证和驾驶证就能完成租车,十分方便。
其次,对于企业而言,不同于打车或者拼车的是,新能源汽车租赁模式具有自驾属性,这无疑节省了平台企业支付给驾驶员的人工成本;而电的成本本身就比汽油低,因此无论是对社会资源,还是对企业节约成本都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虽然电动汽车既经济又环保,但使用上也会存在不便,尤其是续航里程的限制,让其很难成为现今汽车消费的主流。但是,以出行时间和距离都较短的分时租赁模式投入市场,则正好避开了这一短板,但与此同时,异地还车仍然是分时租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车企的积极推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7万辆,同比增长131.3%,销售量为3.5万辆,同比增长128.0%。在继4月份产销量同步超过3万辆后,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上升态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行业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车企对该新兴产业的热情也逐渐高涨。
首先,对于用户而言,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具有更便捷、更经济的特点,因而变成了真正的便利服务。它的计费方式更加灵活,用户不用顾虑“按天计费”的捆绑式营销;还可以通过手机获取最近的租赁站点,凭借身份证和驾驶证就能完成租车,十分方便。
其次,对于企业而言,不同于打车或者拼车的是,新能源汽车租赁模式具有自驾属性,这无疑节省了平台企业支付给驾驶员的人工成本;而电的成本本身就比汽油低,因此无论是对社会资源,还是对企业节约成本都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虽然电动汽车既经济又环保,但使用上也会存在不便,尤其是续航里程的限制,让其很难成为现今汽车消费的主流。但是,以出行时间和距离都较短的分时租赁模式投入市场,则正好避开了这一短板,但与此同时,异地还车仍然是分时租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等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原创及转载分享内容目的在于传递、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85127916@qq.com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