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天下 · 新闻中心 |
10-16 车行天下 超过:14119次关注
帮困扶民:美了乡村暖了人心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群众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使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得以保障。这既是党中央确定的目标,也是中国一汽落实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
在吉林省和龙市,中国一汽针对重点贫困村推出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先期投入专项产业发展资金,由村委会按照每个精准扶贫合作社成员中贫困人口数量拨付,年末合作社利润分红给贫困人口。其中高岭村主要发展养牛、木耳养殖、农机等合作社,预计带动贫困人口151人;车厂村主要发展木耳养殖产业,预计带动贫困人口394人。2016年,高岭村还确定了光伏暖民、雪山种貂养殖场和黑毛驴繁殖中心等扶贫工程,覆盖全村120户人家,成为当地增收新渠道。
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利益联结模式,既是中国一汽在和龙市开展产业帮扶的成功典型案例,也是其他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西凤山县实施“产业富民”精准脱贫工程,开发了核桃、核桃鸡、富硒米、百香果等系列有机养生特色产品,尤其是去年凤山县利用县域内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的核桃鸡养殖产业,截至目前,全县依靠核桃鸡增收实现脱贫的贫困户占比已达到10%。
无论从广西凤山的林下养殖核桃鸡项目,还是到吉林和龙的养驴合作社,中国一汽都在不断创新扶贫模式,为贫困地区创造内生动力,使“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今年8月,在第十六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上,中国一汽更是积极为定点帮扶地区牵线搭台,助推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打开市场、走向全国。
如今,百姓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一项项富民惠民举措让贫困户们看到了希望,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也更加信心十足。
脱贫富民:惠泽一方共奔小康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短期“输血式”脱贫已不容易,如何增强脱贫户自身“造血”功能,防止返贫则任重道远。
脱贫不只靠这一代,还要靠下一代。为支持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汽在定点帮扶的左贡县修建了一汽希望小学,建立图书室、阅览室,购置了大量教学用具和学生用品。设立教育扶贫基金,每年从援藏资金中拿出30万元,帮助农牧区贫困群众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在此基础上,一汽还逐步投资为19所乡镇中心小学购置了生活用车,使师生教学和生活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为了响应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央企主动担当”的号召,中国一汽出资金、谋富路、争脱贫,防返贫,用企业思维开展扶贫工作。谋划长远发展,促进企业与定点帮扶地区的共赢,成为一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
在凤山县,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尚处于空白阶段,没有汽车销售服务4S店,人们虽然有了汽车,却没办法进行保养也无法享受售后服务,车子一旦有了问题,车主只能到几百公里外的河池市甚至柳州市进行维修。对此,中国一汽计划在当地建设汽车大卖场。卖场里既可以销售一汽旗下的各大品牌汽车,还可以为当地提供租赁和售后服务,还能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待2020年中国一汽定点帮扶工作结束,卖场项目还可以成为一项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让一汽和凤山保持了资源对接,实现了企业与地方互利共赢,也避免了出现返贫的可能性。
为了推动和龙市旅游发展,中国一汽连续三年支持和龙市半程国际马拉松赛举办,对宣传推介和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提升了中国一汽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了中国一汽企业品牌的建设推广,拉动了一汽品牌的销量,实现了企地共赢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等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原创及转载分享内容目的在于传递、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85127916@qq.com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