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天下 · 新闻中心 |
02-26 车行天下 超过:13774次关注
不是抱大腿,吉利只是为自身全球化找到了更好的合作伙伴
在商言商,在这笔中国对海外整车的最大投资中,如果不是双赢的条件和结果,恐怕是不可能完成的。在相关知情人的披露中我们知道,吉利热衷于获得戴姆勒公司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并希望在武汉建立电动车合资工厂,才极力推动这一收购;而戴姆勒则能在合作中规模量产电动汽车所需的配件,同时通过吉利的介入,优化其内部结构转型,由家族化管理转变为现代化的控股公司。
但是,跳出就事论事的拘囿,笔者更愿意将吉利同戴姆勒的合作,与早先吉利收购沃尔沃汽车、宝腾、沃尔沃集团等一系列动作等同看待。在全球化战略背景下,吉利已经成功完成一个又一个令人拍案叫好的并购,这些并购不只助力吉利某些阶段性任务的实现,更成为吉利迈向终极目标必不可少的拼图,共同推动了吉利抵达更高目标的脚步。正如李书福强调的,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变革,企业必须拥有危机意识,寻找协同发展的合作伙伴。
共鸣背后,吉利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典范
很显然,吉利入股戴姆勒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出汽车圈内,蔓延到了全社会。在很多国人看来,吉利入股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几乎是一个要奔走相告的大新闻,这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次重大成功。那么,为什么吉利这次的成功就能引发如此高的社会关注和广泛共鸣?
事实上,自2016年底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就受到了国家的严格监管,典型的事件就是2017年监管部门对万达、海航、复兴和安邦的一次公开点名。国内举债,国外并购,过高的杠杆是监管层和各相关方对海外并购的普遍担忧。回到吉利本次入股戴姆勒事件上,对于入股戴姆勒的90亿美元资金,李书福对外公开表示,收购资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收购资金自我平衡;他强调吉利此次入股资金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整个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完成,是一场极具价值的入股行为。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等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原创及转载分享内容目的在于传递、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85127916@qq.com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