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天下 · 新闻中心 |
06-15 www.chextx.com 超过:15149次关注
阿斯顿·马丁英国著名的跑车品牌,1913年创立至今,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其间几经易手,也推出过很多经典且全球闻名的车型。而今成为全球知名的跑车品牌。阿斯顿·马丁的汽车身上永远都体现着一种优雅,这种优雅与速度完美的结合到一起造就了如今的马斯顿·马丁,强劲而不躁动、卓越而不张扬、动感而不焦燥、优雅而不做作,这就是阿斯顿·马丁。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阿斯顿·马丁的发展历程。
阿斯顿·马丁公司全称为Aston Martin Lagonda Limited,1913年,阿斯顿·马丁的两位创始人Lionel Martin和RobertBamford建立了Bamford & Martin公司,随后的1914年公司更名为Aston Martin公司,是因为Lionel Martin参加了在英国阿斯顿.克林顿(Aston Clinton)举行车赛,在车赛上Lionel Martin明确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随后以Aston和Lionel的姓氏Martin为名字,更换了公司的名字。随后阿斯顿·马丁也确定了自己品牌的标志---展翅飞翔的大鹏,喻示该公司像大鹏一样,具有从天而降的冲刺速度和远大的志向。
公司更名后Lionel Martin和Robert Bamford也确立了目标,只生产拥有高性能和完美外形的高品质汽车。他们坚持赛车的制造应该遵循最高的标准,在拥有强悍性能的同时使驾驶者可以愉悦驾驶享受其中。
阿斯顿·马丁的第一辆车是一辆经过改装的Isotta-Fraschini,为了增加这款车的动力Lionel将一台四缸Coventry-Simplex发动机装进了Isotta-Fraschini的发动机舱。增强动力的同时外观也作了改动。但是这款车并未量产。
第一辆阿斯顿·马丁汽车
1914年8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Lionel Martin和Robert Bamford将公司所有的机器卖给了Sopwith飞机公司,LionelMartin加入了英国海军而Robert Bamford加入了英国皇家后勤部队。仅仅成立1年的阿斯顿·马丁公司进入了短暂冬眠期。
战后阿斯顿·马丁在英国肯辛顿重建,重建后公司设计的第一款新车采用了阿斯顿·马丁作为名字。1920年出于个人原因Robert Bamford离开了阿斯顿·马丁公司,同年,阿斯顿·马丁得到了Count Louis Zborowski的资助,并于1922年为Zborowski制造了赛车并参加了法国格林匹治大奖赛。
虽然得到了ZBorowski的资助,但是战后的恢复使得人们无暇去关注赛车运动,更少人有能力去购买运动型车,阿斯顿·马丁终因经营不善于1924年破产,1926年Lionel Martin离开了公司。
Ulster
随后,几位英国企业家接手了阿斯顿·马丁并更名为Aston Martin Motors(阿斯顿·马丁汽车)公司,其中一位Augustus Bertelli成为了阿斯顿·马丁的技术总经理并在1926年至1937年间主持设计了这个时期内的所有车型,包括T-type、International、Ulster和15/98等车型。
阿斯顿·马丁15/98
1928年,Augustus Bertelli驾驶阿斯顿·马丁赛车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是阿斯顿·马丁赛车首次参加勒芒比赛。由于专注于赛车的设计和制造,阿斯顿·马丁公司依然难以有效地盈利。1931年公司再度易手,Sutherland家族接管了阿斯顿·马丁公司。Sutherland接手公司后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定,在继续开发赛车的同时,着手研发民用公路版车型。
阿斯顿·马丁Atom
虽然决定生产民用版汽车,但是阿斯顿·马丁却缺乏生产民用车的经验和大规模生产的能力,截止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公司只生产了700辆车,其中还包括一部分赛车。在战前有一辆车值得注意,1939年二战爆发前,阿斯顿·马丁研发出来一款名为Atom的车型,这款车型拥有独立前悬挂和自动变速箱,相比当时其他的跑车,这款车更加先进。但是由于二战的爆发,这款车最终没能推出,但是却为阿斯顿·马丁的新车研发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1947年,David Brown爵士收购了阿斯顿·马丁,在收购阿斯顿·马丁的同时David Brown还收购了发动机设计公司Lagonda。两家公司开始共享资源,也正是从这时开始,经典的DB系列车型登场。1948年DB系列首款车型DB1面世,这款车以二战前的Atom车型为基础设计。而DB系列车型的名字则是为了向David Brown爵士致敬,取David Brown名字的首字母命名而成。
阿斯顿·马丁 DB1
1949年,阿斯顿·马丁带着两台DB2原型车参加勒芒赛事,其中一辆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1950年阿斯顿·马丁推出了DB2,这款车型采用了来自Lagonda的发动机,在1951年的勒芒24小时比赛中DB2包揽了3.0L比赛的前三名。
阿斯顿·马丁 DB2
阿斯顿·马丁 DB2敞篷版
早在1953年,阿斯顿·马丁就推出了首款四座车型DB2/4,这款车以DB2车为基础搭载,采用双门四座位设计。搭载来自Lagooda的2.6L发动机,最大功率125马力。1954年,DB2/4更换最大功率140马力的2.9L发动机,最高时速可以轻松达到193km/h。1957年,DB2/4 Mk3问世,这款车搭载了盘式制动器,刹车性能显著提高。
阿斯顿·马丁DB2/4
1958年,DB4在伦敦车展上亮相,搭载由Tadek Marek设计的3.7升,DB4使用了由意大利汽车车身设计和制造专家发明的管状车架结构。这种结构在大幅提高抗扭刚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但没有增加额外的重量。
阿斯顿·马丁DB4
1960年,阿斯顿·马丁和意大利工厂Zagato合作推出了DB4 GT Zagato高性能版车型,Zagato为这款车配备了3.7L铝合金直列6缸发动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14马力,0-100km/h加速仅需6.1秒,而最高时速则可以达到246km/h。
阿斯顿·马丁 DB4 GT Zagato
阿斯顿·马丁一直与电影有着不解之缘,全球闻名的特工电影系列007中的多部影片都采用过阿斯顿·马丁汽车作为男主角詹姆斯·邦德的座驾。其中最出名的当属1963年推出的阿斯顿·马丁DB5车型,这款车在007系列影片霹雳弹、金手指、黄金眼、明日帝国和皇家赌场中都有出现。
DB5是一款豪华GT跑车,这款车搭载4.0L铝合金发动机,最大功率282马力,搭配来自ZF的5速变速箱,最大时速可以达到233km/h。DB5凭借优雅的外观设计、豪华丰富的配置以及强劲的动力配置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豪华跑车之一。在1963年-1965年这三年的产品周期里,DB5共生产了983辆。2010年10月27日,曾经在007影片金手指中使用的的DB5车型被美国商人以2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00万元)的价格拍走。
阿斯顿·马丁DB5内饰
1965年-1972年,阿斯顿·马丁分别推出了DB6和其运动版车型DBS,DBS原型车于1967-1972年生产,并通过1969年的007系列第6集之《女王密使》电影被大家所熟知,在这部电影007的扮演者选用了乔治·拉扎贝,007的粉丝也可以把这集找出来再看看。动力上,DBS搭载4.0升直列6缸发动机,和前一任DB6相同,最大输出功率286马力。
阿斯顿·马丁DBS 1969年版
但是在这期间,阿斯顿·马丁经历了一次财务危机。由于财务问题David Brown被迫将公司出售,William Willson成为阿斯顿·马丁公司新的掌舵人,在这期间DB6和DBS的替代车型V8和Vantage投产,这两款车型都取消了DB的前缀。
Rapide
随着很多超级跑车厂家纷纷涉足四门豪华轿跑车市场,阿斯顿·马丁也不甘示弱,利用他们在跑车方面的强大优势,基于VH平台开发出了继Lagonda之后第二款四门轿跑车Rapide。Rapide于2009年的法兰克福车展正式推出,这款搭载V12发动机的4门跑车采用Coupe的造型,这在阿斯顿·马丁车系中虽然有些特别,但是优雅的设计、手工打造的质感却有着非常好的传承。
阿斯顿·马丁设计风格中的鲜明特征元素很好地阐述了四门的样式,主要的特征如“天鹅翼”的车门。汽车后端采用了LED尾灯、双排气管和一个船尾式的后行李箱盖扰流器。
Rapide的车身尺寸为5019*2140*1360mm,车身采用铝合成纤维材料制成极大的降低了车身的重量,为提升车型的性能起到较大的帮助,也正因为采用了如此轻盈的车身材料使得这款车的整车重量仅为1950kg。悬挂部分,Rapide使用了前后双叉臂的物理结构,且均配有横向稳定杆,减震部分采用自适应式系统,根据路面情况调整减震阻尼。
动力方面,Rapide搭载与DB9一样的6.0L V12发动机,采用发动机前置变速箱后置的前置后驱布局。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470马力,峰值扭矩600N·m,变速箱采用6挡自动变速箱,0-100km/h加速时间为5.3秒,极速超过303km/h。
One-77
一款新车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低矮的车身和遍布车身的空气动力学部件以及长长的发动机盖都暴露了这款车的不凡,这就是阿斯顿·马丁one-77。阿斯顿·马丁One-77动力来自一台7.3L V12发动机,而这台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达到了750马力和750N·m。升功率超过了100马力,由此带来的车辆极速,已经可以突破350km/h大关,0-100km/h加速仅需3.5秒。
新车的车身覆盖件将由手工加工的铝板组成,而其一体化的车身结构将由碳纤维制造。另外新车还配有一个可以展开的尾翼,自适应悬架,陶瓷碳纤维制动和稳定性/牵引控制系统。One-77限量生产77辆,这款车在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上市,国内获得了5辆车的配额,在国内的售价高达4700万元。
编者语:
虽然Lionel Martin并没有将阿斯顿·马丁经营下来,但是他为阿斯顿·马丁提出的座右铭:只生产拥有高性能和完美外形的高品质汽车。却被很好的继承了下来。经过了无数挫折后,唯有这最初的宗旨保留了下来,这句话成为了阿斯顿·马丁公司最引以为傲、最宝贵的财富。近百年的历史,有辉煌、有衰落、有兴盛、有蹉跎,但是最后阿斯顿·马丁依然在几起几落之后留存了下来并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汽车厂商。做过这么多期汽车历史,编辑发现其实无论是一个车厂、还是一个企业只要拥有自己的企业信念,并一直坚持下去,也许期间会经历失败和挫折,但是只要有信念的支持,最后终究会成功。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等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原创及转载分享内容目的在于传递、丰富读者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85127916@qq.com及时处理!